“一斤一块六!钢价一跌再跌接近白菜价!”这并不是菜市场里的促销大放送,而是从去年夏天开始钢市如烈火煎熬般的“赔本赚吆喝”。 在期货市场一茬又一茬的抄底多头资金被无情收割之...
“一斤一块六!钢价一跌再跌接近白菜价!”这并不是菜市场里的促销大放送,而是从去年夏天开始钢市如烈火煎熬般的“赔本赚吆喝”。
在期货市场一茬又一茬的抄底多头资金被无情收割之际,钢铁现货市场中诉苦声绕梁不绝:“钢价跌至11年来最低”、“一斤钢材不如一斤白菜”、“卖一吨钢材的盈利不及卖一瓶矿泉水”……
库存高企的钢材堆,在一些业内人士眼中犹如青白分明的“白菜堆”,不仅阻挡了钢铁业复兴的步伐,也拖累了上市钢企的业绩。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17日晚间,57家钢铁类上市公司中共有45家公布了2014年年度业绩,这45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之和为71.34亿元,同比去年的97.24亿元下降26.64%。
与此同时,行业两极分化严重,有16家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29家净利润则出现同比下降,其中南钢股份、博云新材、抚顺特钢、重庆钢铁、酒钢宏兴净利增幅皆超过100%,而八一钢铁、中原特钢/凌钢股份不仅出现净亏损,其净利降幅甚至超过1000%。
记者从年报中获悉,目前有五矿发展、华菱钢铁、宝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联矿业、物产中拓、ST南钢、凌钢股份、马钢股份等近10家上市钢企利用螺纹钢期货、铁矿石期货等衍生工具管理风险及辅助经营。
上市钢企业绩分化
2015年,A股大风继续吹,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钢板切割,因市场预期钢铁业有望见底,仅1月下旬以来,中信钢铁板块累计涨幅超过56%,其中沙钢股份以244.17%的累计涨幅位居行业榜首,韶钢松山、金洲管道的累计涨幅均超过100%,宝诚股份、南钢股份、创业资源的累计涨幅也都超过90%。
令市场预期钢铁业即将回暖的一个信号是,在已经公布了2014年年度业绩的45家上市钢企中,除6家出现净亏损外,其余39家均实现了净盈利。目前来看,“龙头大哥”宝钢股份暂时以57.92亿元的净利润居首,继续雄踞钢铁业大半江山;鞍钢股份去年业绩表现亮眼,其净利润同比增长20.52%至9.28亿元,紧随“龙头大哥”身后;业绩增长最为明显的当属ST南钢,去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猛增147.2%至2.92亿元。
具体来看,宝钢股份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874.14亿元,同比微降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2亿元,同比微降0.45%;此外,公司去年销售商品坯材2181.7万吨,同比下降0.8%。
作为“国内业界最优”,宝钢股份去年业绩为何继续下滑?这与整个宏观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及钢铁行业严重不景气息息相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受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影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级螺纹钢年末跌至2800元/吨左右,年内跌幅约20%。
不过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尤其2014年铁矿石价格跌幅约50%,钢铁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所改善。鞍钢股份就在年报中表示,其净利润同比上年增加20.52%。主要归因于三点:一是原料、燃料价格下降及公司加大择机采购力度,降低采购成本影响;二是公司加大调整品种结构力度,提升钢材价格水平;三是公司向内挖潜力,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系统展开。
而基于类似原因,2013年钢铁业的亏损大户——重庆钢铁和酒钢宏兴去年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公告显示,重庆钢铁去年实现净利润5143.1万元,较2013年亏损24.99亿元增长102.06%;酒钢宏兴去年实现净利润3913.37万元,钢板切割,较2013年亏损23.38亿元增长101.67%。
遗憾的是,由于原料价格下跌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并未完全转化成产品竞争优势,去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9%,亏损面达14.8%,处于微利经营状态,且资金、运行成本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在目前已发布业绩报告的45家上市钢企中,有6家企业出现净亏损,其中攀钢钒钛受累于境外铁矿石子公司需计提约3.6亿澳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出现20.99亿元的巨额亏损,成为成绩最差的“垫底生”;八一钢铁、山东钢铁、凌钢股份亏损严重,去年净亏损分别为20.35亿元、13.98亿元和7.13亿元;此外,中原特钢和山东地矿也分别净亏损4664.22万元和3127.42万元。
套期保值趋于成熟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钢铁企业承受着巨大压力,钢企竞相压价争夺市场,甚至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时有发生,加速了钢材价格的下行之旅。自2014年8月跌破3000元/吨关口后,螺纹钢期货价格呈断崖式下跌,当年最低下探至2433元/吨,近期更一举逼至2262元/吨的历史最低位。
面对困境,有企业坐以待毙,有企业绝境求生。
五矿发展在2014年年报中就表示,公司子公司五矿钢铁为规避钢材采购成本因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而造成损失,本期买入与在现货市场购入钢铁品种、数量相同、到期日相近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本期购入期货合约1388万元,截止到期末已全部平仓,本期在期货市场平仓亏损164.75万元,在现货市场实际采购成本较预计采购成本低161.74万元,有效套期率101.86%,套期有效。
“五矿集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钢铁期货推出为定价提供了透明的坐标,有很好的参照性,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已经成为影响钢铁市场的主要力量之一。
而随着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铁矿石、焦炭、焦煤等涉钢期货品种陆续上市,现货企业和投资者可将不同期货品种进行组合,构建多样的产业链的避险和投资模式。
2014年,华菱钢铁在衍生品上的初始投资额为1106.38万元,期末投资额为930.06万元,全年实际损益额为330.58万元。分项来看,公司在铁矿石期货上的实际损益额为159.47万元,子公司华菱香港在铁矿石掉期上的实际损益额为148.69万元,子公司华菱涟钢在螺纹钢期货上的实际损益额为22.42万元。
“通过开展钢材、铁矿石套期保值业务有利于规避产品和原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控制经营风险,改善盈利能力。”华菱钢铁在年报中表示。
安信期货高级钢材分析师何建辉指出,随着钢材上下游产业链品种陆续上市,相关企业在利用期货市场方面将更加灵活,效率也将显著提升。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4年,宝钢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在远期及掉期上的投资份额为14.49亿元,预计收益1089万元,投资亏损9829万元。此外,物产中拓、ST南钢、凌钢股份、马钢股份、华联矿业皆参与了期货交易。鞍钢股份也在年报中表示,2015年度,公司进行套期保值的最高保证金为5000万元,计划套保钢材约25万吨,原燃料约120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钢铁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参与钢铁类期货市场,有助于上市公司减少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降低股价波动、稳定上市公司价值,从而更好地吸引注重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
玩转衍生品工具
钢铁产业目前业内已基本形成共识:衍生品市场的重要意义在于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稳定利润、拓展融资渠道等。业内甚至早有传言,勇尝螃蟹的沙钢早期被动套保而后交易风格灵活多变,而某民营钢厂因判断行情准确果敢做多已在期货市场斩获数亿元利润。
不过据记者了解,因观念转变慢、制度不够开放、人才不足、持仓规模限制等因素影响,目前钢材期货法人客户主要以钢贸商和民营钢企为主,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钢企)参与比例较低。
“目前涉钢企业实际保值比例仍不是很大,保值效果有待提高。尽管不少企业也愿意在期货上尝试保值,但由于涉及金额大,且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和专业人才,目前并不敢大量介入期货市场。”许惠敏表示,除人才和市场规模客观限制外,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成熟的套期保值机制,实际参与套保过程中,有些过于僵化,有些权责不明,风险暴露较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层对待期货较为谨慎,监管较为严格;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参与期货市场动机不足,相关人才匮乏,期货业务推进较为缓慢。”何建辉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的疑虑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对期货认识不够客观,过于关注期货市场的风险,忽视了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二是钢材上下游产业链以国企为主,监管较为严格,同时企业自身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利用衍生品动机不足;三是钢材种类众多,部分品种与螺纹、热卷走势偏离较大,交叉套期保值效果不好,且目前部分期货品种交投不够活跃,企业对流动性、市场容量等存在担忧。
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衍生品工具,何建辉建议,企业从管理层开始就要高度重视期货市场,加强学习,全面客观地认识期货市场。同时,企业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高效的团队,通过完善的制度运作期货相关事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利用衍生品规避风险,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以华菱钢铁为例,公司制定了《钢材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和《铁矿石套期保值业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对交易权限和审批流程作了详细规定;公司针对钢材套期保值、铁矿石期货和铁矿石掉期建立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防范人为操作风险,如加强套期保值交易监管,执行每日报告制度,采取止损限额措施等;公司设立符合要求的交易、通讯及信息服务设施系统,保证交易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交易工作正常开展。
许惠敏同时指出,企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保值理念,建立完善的套保体系,做到权责明晰,目标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的保值团队,实现保值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与期货公司等专业团队合作,学习市场经验。
如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所言,“期货公司不能去拉客户的时候,只说买进卖出就结束了,而要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现金流、资金安排、利润目标锁定要一系列地做出一套方案,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真正地发挥参谋、顾问的作用,使企业真正利用期货市场,来达到稳定运行、稳定发展、锁定利润的目标,从而降低企业生产计划的盲目性。”